“法官,剩余款项全部到账了!”这一次,李女士的声音带着雀跃,从电话那头传来。得知这一喜讯,执行团队的几位干警相互击掌,为顺利帮助李女士执行到抚养费而由衷高兴。
在这起执行案件中,当被执行人将财产“藏”进数字人民币钱包,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执行团队以跨域协作、智慧执行的“组合拳”,让“指尖上的财产”不再成为执行盲区。
寻踪:
工资“藏”进“数币钱包”
“法官,他一直拖欠着孩子的抚养费不给!”今年年初,李女士攥着判决书,带着焦灼的情绪走进福田法院。她与前夫张先生的离婚纠纷虽已判决生效,但对方仅支付了一个月的抚养费,此后多次催促均无果。无奈之下,李女士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
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,法院经调查发现,张先生名下银行账户余额为零,既无房产登记,也无车辆等可供执行的财产。
“张先生有稳定工作,应该会有工资收入来源。”根据李女士提供的线索,执行法官经多方查找,终于了解到张先生的工资并未转入传统银行账户,而是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接收,执行法官迅速锁定这个“看不见的钱包”,第一时间查明并冻结数币钱包。
受阻:
双限制“卡”住抚养费
锁定数币钱包后,执行法官迅速查封账户,本以为能“信手拈来”,却又遇到了新问题。
原来,涉案数币钱包及关联银行账户已被其他法院先行查封——外地某法院为首封,福田法院为轮候查封。依据数字人民币系统技术规则,需首封法院与轮候查封法院均解除冻结后,才能将钱款转账至绑定银行账户或其他数币钱包,方可实施划扣执行操作。而另一个难题则源于开户银行系统设定的单日转账限额规则,数币钱包单日转账限额仅为5万元,不足以支付本案需要的7万余元案款,执行标的抚养费无法一次性扣划到位。
面对李女士对抚养费的急切期盼,执行法官决定突破常规思路,灵活应对,打通执行“最后一公里”,真正兑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。
破局:
协作“解”开执行结
“涉案数币钱包被两家法院先后查封,7万余元抚养费卡在数币钱包里无法取出,这是当前执行的关键堵点。”执行法官主动联系首封法院,详细说明案件情况。
考虑到本案为抚养费案件,且数币钱包的执行需要两家法院协同配合,张先生账户内有固定进账工资可供首封法院后续执行,经首封法院与案涉申请执行人沟通,同意在解封后由福田法院先行扣划张先生应承担的抚养费。后福田法院就查封程序衔接、资金扣划方式等事项与首封法院达成共识:首封法院先行解封关联银行账户,福田法院接力解除账户冻结,分步进行资金扣划,共同推动案款执行。
执行现场
数币钱包解封后,在执行法官的监督下,张先生通过手机先将5万元转入李女士的数币钱包,剩余2万余元转至银行账户,由首封法院暂时监管。
“如果明天他不转尾款怎么办?”收到部分执行款后,李女士语气里仍带着不安。
执行团队显然早有预案——考虑到数币钱包单日转账限额规则,执行团队特别设计了履约保障方案:双方签订和解协议明确,次日凌晨转账限额刷新后,被执行人需完成执行尾款支付;若未按时到账,首封法院将直接扣划监管账户内资金用于执行。和解协议签订时,执行法官向张先生宣读了相关法律后果,强调拒不履行的法律责任。
次日,李女士的手机收到2万余元案款到账的短信通知。“法官,钱都收到了!”她难掩激动,“孩子的抚养费终于有着落了。”
当财产形式因技术革新不断迭代,执行手段也在与时俱进,从传统银行账户到数字人民币钱包,福田法院通过跨域协作打通程序衔接障碍,用规则适配破解技术限制,这场“数字执行接力”的背后,是法院对“切实解决执行难”的坚定承诺,更是“司法为民”的生动注脚。
采写:陈添、郭焕津、申露
附件: